黎錦,被稱為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至今已有3000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史書記載為“吉貝布”;西漢時期、唐代、清代列為貢品。元代,黎錦技藝通過黃道婆傳到全國。海南島因“黎錦”而成為中國棉紡織業的發祥地。 這古老而精致的黎錦,原料主要有植物麻、木棉花和草本吉貝棉花。植物麻經過浸泡、捶打、搓麻、煮麻、曬干等工序制成麻絲。木棉花、吉貝棉花經過采摘、脫籽、彈松之后就可紡紗。原材料備好后,便進入紡、染、織、繡四道工序進行制作。 黎錦圖案豐富,做工精細,種類繁多,蘊含著黎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黎族紡織技藝在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09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躋身于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 來源:海南旅游文化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