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紋圖案的文化蘊意 當原始人類從樹上移居到地面,又從洞穴中走出來,到平地上立村筑房定居后,美化環境、美化生活的愿望也就隨之出現了。最早的花紋圖案出現在洞壁、石壁、房墻上,后來又出現在陶器上和織物上。圖案的出現,是原始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標志著人類已經開始有目的地進行藝術創作并使之為生活生產服務。人類服飾上的圖紋,應該說基本是人類心靈世界的自然化,如同黎錦上的花紋圖案。這些圖紋已不是原初的自然物象,而是抽象圖紋或抽象之后選擇的理念對應物,里面蘊藏著神秘的思維寓意,那些具有幻想性的奇妙形象體現了原始藝術的特征。 解碼黎錦 黎族婦女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了眾多的黎錦花紋圖案。這些花紋圖案是根據生活環境、地理條件等自然景象,經過簡單化、抽象化、幾何化而織繡成的,強烈地反映了黎族人民對生產生活及大自然的熱愛。 山上林中的水鹿、飛鳥,花叢間的彩蝶、蜜蜂,地上的螞蟻、蛇蟲,田邊的木棉花、泥嫩花、龍骨花,河中溪邊的魚蝦,池畔的青蛙,田間的鷺鷲,這些動植物全都是黎族織錦圖案臨摹的素材。而日常生產生活中所經常耳聞目睹的東西,如日月、星辰、雷電、山川、流水、云雨、鍋碗、竹子、白藤、水牛、雞狗等也成為黎錦花紋圖案的“?汀。黎族婦女在利用植物染料將棉紗染成各種色線后,即可通過夸張的手法與變形的描摹,以平視體式把人、動植物、自然現象等經抽象化,概括性地變成幾何形圖紋,然后織繡在黎錦上。這種幾何形圖紋有單獨紋、二方連續紋、四方連續紋,甚至還有可以無限伸展的連續幾何形圖紋。 據研究,黎錦上的圖案紋樣有160多種,可歸納為6種類型:人形紋、動物紋、植物紋、日常生活工具紋、自然天象紋、漢字紋。這些圖紋多為幾何紋,主要由直線、平行線、曲線、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組成。人形紋、動物紋、植物紋是黎族婦女最常用的紋樣。 黎錦的構圖主要由母體圖案組成。母體圖案占幅面積較大,且居于中心位置,子體圖案只作陪襯,位置不突出。母體圖案多以人形紋為主,動物紋、植物紋以及其他紋在子體圖案之中。整體圖案結構嚴整,主次分明,有松有緊,有粗有細。這種構圖反映了黎族婦女在構圖方面重人輕物的特點,體現了黎族人民對祖先的崇拜。 黎族有五大方言,每個方言地區的婦女的構圖和側重點都有些不同。一般來說,哈方言地區的婦女的織錦圖案多以人形紋、動物紋為主,植物紋、生產工具紋以及自然界的各種紋樣為輔,圖案造型生動,構圖飽滿,色彩濃烈,內容豐富,概括性強,比較著名的有“婚禮圖”“收獲祭祀圖”“漁獵農耕圖”等。杞方言地區的婦女的織錦圖案則主要以平視體式來表現,以描繪人的神態為主,特點是構圖夸張、色彩多樣。較出名的是“狩獵紋”,描繪了獵戶人家在家里掛著一定數量野獸的下頜骨,表示主人是一個精明的打獵能手,是機智勇敢的象征。潤方言地區的婦女的織錦圖案和哈方言地區的婦女一樣以人形紋、龍紋、頜紋為主,其他動物紋、植物紋以及花卉紋為輔,特別是人形紋和龍紋在該方言區服飾上表現得比較多。賽方言地區的婦女的織錦圖案多是人形紋、青蛙紋,青蛙紋在黎族傳統的觀念里表示母愛,也象征著“辟疫”。美孚方言地區的婦女所織的圖案有人形紋、鹿紋、蜜蜂紋、鳥紋和漢字花紋,以波浪花紋、水波紋、曲線紋為最多,“鹿紋圖”在該方言區筒裙上較為常見。在黎族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中,鹿是吉祥之物,是善良美好的象征。 正是黎族婦女善于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活進行觀察、分析,以及善于表現和創造,從而使織繡出來的圖案絢麗多彩,使黎錦上的花紋圖案充滿泥土的芳香,美化了生活,美化了社會。 圖片來源:海南日報 |